首页>百家姓>周姓

百家姓查询

周用作姓氏的读音为 zhōu

五行: 偏旁: 笔画:8

书写顺序:撇、横折钩、横、竖、横、竖、横折、横

推荐取名技巧:起名不宜用声母是z.c.s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用zh声母ou韵母或阴平调的字.不宜全用内外结构的字。

推荐取名工具:周易取名古诗词取名

周姓男孩名字大全

周晏柠 周志宇 周允宸 周允承 周易轩 周琪鹏 周琦尚 周明尚 周晓尚 周皓晨 周景晨 周宇晨 周晨璟 周恩予 周宇泽 周培琪 周天泽 周君弘 周家泽 周天予 周文启 周羽诺 周宇诺 周俊尚 周杰腾 周嘉朗 周琦朗 周城明 周凌言 周承鸿 周研学 周君洲 周瑞泽 周仕文 周毅南 周一成 周慕宸 周奕昇 周铉博 周裕铨 周毅恒 周睿诚 周裕琛 周思邈 周盛泽 周赫之 周翊源 周裕承 周瀚航 周睿航 周弈霖 周绪航 周瑞源 周宸译 周瑞宸 周沐钦 周正齐 周睿汐 周裕宸 周浚泓 周沐函 周希怀 周裕清 周溢泽 周睿珩 周靖歆 周铭沅 周齐航 周洺泽 周睿清 周朝瑞 周靖泽 周骏珩 周钦宸 周钰恒 周文浩 周沐歆 周默寒 周润弘 周学思 更多周姓男孩名字>

周姓女孩名字大全

周晴岚 周亦妍 周昕瑶 周思遥 周舒桐 周媛 周允 周彤 周子熙 周馨颖 周婕舞 周浠媛 周漫瑛 周诗婷 周珞瑶 周宛婷 周诗晗 周蓝菲 周玥晨 周珺祺 周菲悦 周可柒 周华淇 周宥仪 周祺雯 周艺娴 周琪彤 周童予 周伊童 周洢晓 周予甜 周奕甜 周依菱 周依如 周依煊 周亦恬 周逸彤 周弈晨 周依依 周予彤 周依晨 周忆甜 周亦宣 周静颐 周玥颐 周婉然 周影儿 周怡儿 周悦童 周蕾月 周欣月 周巧蕊 周洛颜 周思童 周夕悦 周沐妍 周沫涵 周沐禾 周沐涵 周司羽 周一童 周亦唯 周亦甜 周清岑 周愉玥 周清悦 周唯伶 周莹 周茜茜 周菀莹 周可橙 周牧萱 周若柠 周子艾 周安淇 周妙楚 周雯莹 周筱淇 周仙儿 周一童 更多周姓女孩名字>

周姓来源

周姓主要源自:姬姓。

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台湾土著族、瑶族、东乡族、彝族、布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壮族、羌族、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当代周姓的人口已达2400多万,为全国第九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2%。在全国的分布:湖南、四川、江苏、湖北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总人口的10%,为周姓第一大省。

姓氏源流

源于周昌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时期。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源于姬姓

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姬昌。黄帝的后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源于少数民族

①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周摇(约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②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③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源于其他姓氏

一是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唐朝末年,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苏益的六代孙居住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没官,族人还受元朝官军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迁移入台湾新竹县。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的子孙改姓周。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1477年)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死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死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yan延),封长沙郡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

周朝时期的迁徙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一度成为巨族。

战国秦汉时期的迁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迁于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且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的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秦代的郡县制、汉代的郡国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机会。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两汉时期,河南、山东一带,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业五年(609年),600年间,河南人口约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迁徙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三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隋唐至宋时期的迁徙

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规模发展,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唐宋战乱,中原周姓南迁闽浙粤。

当代分布

周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周姓人口

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四川中部和江苏东南部和上海,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达到10人以上,最高可达到14人以上;其次在四川大部、贵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安徽、山东东南、江苏北部、浙江大部,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达到6—10人。密度最高的(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2.7%,周姓人口大约915万;2—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6.4%,周姓人口大约1336万;不足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0.9%,周姓人口大约293万。

周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周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周姓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中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周姓在沿长江的西部和中部,即四川、贵州、湖南地区,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2.8%以上,有的达到4.2%以上;而在长江的下游地区周姓在人群中的频率一般在2.1%以上,江苏南部和上海地区达到2.8%以上。以上的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8%。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华北、陕甘宁、闽台、海南、两广等地区,周姓分布频率在0.7%—2.1%,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0.5%。其余地区周姓人口比较少,周姓分布频率不足0.7%,周姓分布的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7.7%。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长安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武功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以东。

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

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城。

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庐江西南。

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泰安东南。周氏寻根淮南郡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光山西)。

河间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

临汝郡: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

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清河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江陵郡:治所在江陵县(今属湖北)。

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昭州郡:治所在今广西平乐西。

爱莲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揭示: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香远溢清,亭亭净植;莲,花之君子者也。据此,周姓人起用堂号“爱莲堂”。

其他堂号

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叙伦、笃祐、笃亲堂等。


一、zhōu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几遍全国各地。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淄博,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藏、苗、瑶、彝、鲜、壮、黎、傣、水、土家、锡伯、布依、纳西、仫佬、布依、布朗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河图运录法》注云:“黄帝将有周昌。”当为周姓之始。

2、又据《逸周书》注云:“商太史有周任。”似应另有所出。郑樵疑其食采于周,而以邑为氏。

3、或系出姬姓,而支脉有别。郑樵注云:“姬姓。黄帝之苗裔后稷弃之后。有邰氏曰姜原,为帝喾元妃。出见巨人迹,践之而孕,期月生稷。初以为不祥而弃之,故名曰‘弃’。好种艺。尧闻之举为农师,舜封(之)于邰,号曰‘后稷’。邰,今武功县斄城是也(按:故址当在今陕西武功县南八里)。邰之总名曰‘周’,故国号周……至文王始伯诸候。武王光有天下,追封古公、季历、文王为王。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在永兴鄠县东南。”(按:鄠县,即今陕西户县。)镐在丰之东二十里(按:镐,音hào,后称“镐京”,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昭王之时,王纲不振,乃南巡狩,卒于江上;穆王得八骏,西巡于昆仑之邱,以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厉王无道,国人畔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八年立厉王之太子靖,是为宣王。周室中兴。其子幽王,为褒姒蛊惑,欲立其伯服而废申后太子宜咎。宜咎奔申。申侯与犬戎攻周杀幽王于戏。晋文侯与郑武公迎宜咎于申而立之,是为平王。后居东都王城,今西京河南县是也(按:在今河南洛阳县西五里),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敬王又迁成周,今洛阳县也。(按:成周,即洛阳故城,今河南洛阳县东北二十里)。敬王三十九年,获麟之岁也。敬王四十一年,“春秋”终。元王以下十有二世,二百二十一年。赧王为秦所灭,出为庶人,百姓号曰“周家”,因为氏。又,平王之子别封汝南者,亦为周氏。见志犹详(按:“见”当“县”之误);又有周公黑肩之后,世为周卿士,其后或亦以周为氏。以上虽同出于姬姓,而支派有三。

4、郑樵又注:“代北复姓有贺鲁氏,改为周氏。”

5、又注:“魏献帝次兄普氏改为周氏。”

6、《姓氏考略》注引《周书》云:“周瑶初姓普屯,后改姓周。”

7、或为姬姓所改。郑樵注称:“唐先天中,避明皇嫌名,改为周氏。”唐明皇李隆基,“基”、“姬”同音,避讳而改。

8、或为暨姓所改。郑樵又注:“(唐)上元中暨佐有(按:有,《姓氏考略》引作‘时’)准制改为周氏。”

9、《姓氏考略》注云。“梁赐成汭为周氏。”(按:汭本唐青州人,故此“梁”当指五代时梁)。

10、或为喜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元·有故改氏》载:“元喜同,河西人,以周为氏。”

11、今苗族之周姓,据《中国人的姓名·苗族》载:清代造册登记,依名取姓。有名“别”,意为“猪”。当地语音猪、周近似,遂以周为姓。春秋时晋有周舍;汉代有周勃;三国时吴有周瑜;晋代有周处;唐代有周兴;宋代有周邦彦;明代有周顺昌;当代有周恩来。



二、

周姓分布: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在中国占第5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它地区要高。

周姓起源:

1、黄帝之臣周昌,见《河图运绿法》,当为周氏之始。

2、商时太史周任,见《逸周书》。或其后有周氏。

3、系自姬姓。黄帝苗裔后稷之后,殷时古公亶父自邠(故城在今陕西郴县)迁岐(故城在今陕西岐山北),始定国号为周,传至周武王,遂有天下,都镐(故城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18里)。其后子孙以国为氏。又,秦灭周,周赧王黜为庶人,百姓称之周家,因氏。又,周公黑肩之后,世为周卿士,亦以周为氏。

4、北魏时改贺鲁氏为周氏,见《魏书·官氏志》。

5、北魏时献文帝次兄普氏后改为周氏,见《魏书·官氏志》。

6、唐时周赧王之裔姬姓,为避明皇嫌名,遂改为周氏。

7、唐上元年中暨姓改为周氏。

8、五代十国时梁赐青州人荆南留后成汭姓周。

9、犹太人之裔有周姓。

10、金时女真人傲国氏,汉姓为周。

11、清云南普洱府威远厅猛班土把总为周氏,傣族。

12、清云南潞江驿土驿丞为周氏,系白族。

13、清岭夷江地夷人头目于嘉庆十三年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牛跌蛮姓周。

14、清贵州贵阳府土司周姓,始姓于明朝。

15、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

周姓名人:

周仁,汉时汝南侯。

郡望: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

其他:

①日本侵占台湾时,台湾周姓曾被迫改用武冈、武光、吉田、吉本、吉冈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即恢复周姓。②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使用日本姓秋野,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废日本姓,重新选用汉姓周。


专业取名工具

周易取名

传统国学取名字,权威全面专业

去起名

古诗词取名

诗词典故起名字,儒雅动人有寓意

去起名

定字取名

个性自由搭配组合,免费自助取名

去起名

五行取名

定制五行取名字,查缺补漏五行均衡

去起名

姓氏搭配取名

父母姓氏和名字搭配取名,个性独特有寓意

去起名

生肖取名

结合生肖喜忌取名,根据生肖吉凶推荐名字

去起名

星座取名

根据星座性格推荐契合的名字,弥补性格缺陷

去起名
名字测试工具

姓名测试打分

姓名与运程全方面分析评分,知名方能知命

去测名

取名字典

男孩女孩取名宜用字大全,查询字的取名寓意和含义

去查询

名字查重

查询全国同名同姓人数,为您分析遇到重名的概率。

去查重